义柏说×腾讯加速器|义柏资本创始人侯杰超:把战略的成功和组织的发展作为企业融资的思考前提

2022-12-01 13:26 作者:义柏资本

导语

 

回望过去一年,“不确定性”成为卷首语。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资本市场,都表现出风云变幻的一面。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局势,应对资本周期,穿越资本寒冬?近日,义柏资本创始人兼CEO侯杰超为腾讯加速器的学员分享了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制定战略、如何更好融资的前沿思考。在分享中,侯杰超提出“象物精信”的理念,需坚持做尊重规律的事情,抓住根本,坚持专业立场,实现长期价值。

观点速览

  • 融资并不是单向度的问题,应当把战略的成功和组织的发展作为企业融资的思考前提

  • “命”是企业的商业模式,“运”是企业把握时机的能力,把握命运,企业需知己与知彼;

  • 以“象物精信”的逻辑来思考,由表及里看清规律、由里及表推演战术;

  • 创始人不应只迎合投资人,要摸清底层规律去指导企业发展,最终的胜利一定是价值观的胜利。

 

 

(以下根据分享内容整理)

1 如何全面把握当前形势?

融资并不是企业发展最核心的命题,我们坚持的底层方法论应当是把战略的成功和组织的发展作为考虑事情的前提。站在这个前提上,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去看待融资——宏观、中观、微观和实操。

 

义柏资本创始合伙人兼CEO 侯杰超

宏观上,把握整体规律

 

对创业者而言,首先要理解国家政策导向,然后是经济发展态势,再次才是资本市场。二十大以后,国家再次明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次强调创新的意义、指出创新的方向、也提出了如何鼓励创新的策略与方法。深入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对趋势有系统性研判,对于公司顶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资本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当下方兴未艾的小风口赛道变得无人问津,可能只需3-6个月。具有长期商业价值或者倚靠国家核心战略支撑的大赛道,从开端、崛起、热门到最后收场,也会存在一定的热门周期。

 

“刻舟求剑”的策略显然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市场。想要顺势而为,必须时刻关注市场,未雨绸缪、把握时机。资本市场始终是一个你追我赶的过程,以往的数据也表明业务进展几乎都远低于资本市场的预期增长。

 

二十大之后,国家给予了更加清晰明确的指导方向。对于经济的执行力、科技创新的重视,都在国策上给予了创业者很多利好,包括数字经济、硬科技和新能源碳中和等赛道。

 

中观上,与投资机构同频

 

今年整体的融资环境不容乐观,我们也都看到了资本市场重新凝聚共识的过程。机构也比前两年都更为谨慎,成长期的美元整体来讲处于观望,他们对于自己的预期也比较悲观。早期的美元基金和双币基金,会看一些新领域,但项目早期估值会压得很低。

 

对于腰部公司而言,从融资角度看,现在不是一个好的融资时机。人民币基金的总体出资人更多来自于政府或者是国企央企的LP。

 

国企央企在去年年底也是要求聚焦主业,基本停止对外投资GP。今年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基金过去还会出手的机构也在大幅地缩减。财务投资机构也因为前期估值太高、后期没人接盘,相对来说出手比较审慎,会更加关注一些增长相对慢,但存在利润的机构。

 

微观上,主动寻找合适时机

 

如果说企业的“命”是商业模式,那企业的“运”则是把握时机的能力。能够主动地、有意识去把握“命”与“运”的企业不多。

 

成熟的创业者往往会主动思考融资策略,积极把握时机。时机是对实际业务需求的整体把握,包含需求判断、资源盘点、商业化策略制定、确定产品研发节奏等诸多内容。对于业务型创始人来说,仅靠自身的积累来判断资本时机是有难度的。靠谱的老股东、其他有经验的创始人和FA合作伙伴,就可以帮助其集纳更全面的信息,感知整体局势和发展。这也是义柏成立的初衷之一,为科技行业创业者提供可信赖的专业服务。

 

很多业务发展的时机并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虽然每个创业者都希望改变市场,但实际上行业需求的变化存在自身的规律,还会被一些突发事件影响从而加速或减速。良好的股东结构和靠谱的长期合作伙伴则可以帮助创业者更高效地把握资本市场的时机,股东和FA对市场具有更加综合的了解,可以在长远的非融资期的时间点,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可以使得公司增加潜在的竞争机会,把握未来发展机遇。

 

简单来说,把握时机需要结合自身业务和资本市场发展情况。

 

实操上,多维度并重发展

 

策略上,知己知彼避免过度理想化

在实操的策略层面,有两点相当重要,一是尽可能知己知彼、高效配合;二是避免过度理想化。

 

“知己”不仅是明确基本业务数据和成就成果,还要在业务、团队、资本三个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很多公司是在融资的过程中,通过与投资人或FA的交互才意识到公司存在的问题,轻则延误战机,重则前功尽弃。这种情况在市场下行的时候尤为常见。经济下行,大多数投资机构的心态以避险为主,从整体风险角度去优化增长逻辑。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市场的趋势仍是这种情况,所以公司还是要重视内部构建,在关键时刻把握机会。

 

“知彼”则是要关注交易对手。当今机构的迭代速度平均下来可能是以季度为计的,快速的迭代速度对信息的更新速度要求很高。知彼最基本的就是要把握不同类型机构整体的风格与思路。

 

最后则是要避免过度理想化或者说避免主观臆测。变幻莫测的融资市场,对企业和FA的心态是一个考验。避免主观臆测,可以帮助其更清醒地把握和应对变化。
 

账务上,保持宽松现金流

 

和大家预想不同的是,估值高并不一定是优势。高估值的公司,上一轮投资人会有非常大的压力,从而极大地降低下一轮投资的选择范围。所以说,比起估值,现金流才是当下把握主动权的王道。在企业服务中,以完成融资的时间点结算,企业至少要保证18-24个月的宽松现金流。

 

执行上,明确目标培养习惯

 

对于执行来说,制定目标和排序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目标的定义不应该关注估值、比例或资源,而是首先应以拿到多少钱为核心出发点。其次再做排序,将估值、融资额、速度、确定性、资源、品牌、条款等因素纳入目标的考量因素之内。排序的意义也是在出现冲突不能兼得的时候,可供提醒我们如何取舍。当下,我的建议是将融资的金额和确定性列为重要考虑因素,其次是效率、估值,最后是品牌和资源。

 

确定好目标后,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启动融资前,至少需要2-3周的时间,把握整体材料思路、摸底投资人背景等,安排好时间表与战术图。

 

还要注意执行的细节。比如做执行过程的信息笔记、最后对工作的复盘都是值得学习的习惯。创始人要拥有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主动积极地寻找问题、回应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路演时主动问投资人问题、主动和投资人跟进后续进展、和FA或合伙人沟通打好配合、系统性地联络调动各种资源等。

 

经验和教训

 

第一,在非融资期和资本市场交互是不利于资本市场管理的,不在融资期的交互,很多信息实际上并不精确,转化率很低,甚至透支了未来的融资机会。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有长远的规划,每一轮融资的目标和进度都应该服务于全局,不能只是解决这一轮的问题,竭泽而渔。

 

第二,融资更多像是情绪管理。在融资过程中,企业需要思考如何将业务节奏和资本节奏匹配好,并且要注意换位思考,避免过度理想化,学会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思考问题。

2 “象物精信”的思考逻辑

 

所谓“象物精信”,是指能够结合客观情况发现客观规律,同时又能结合主观判断提供价值引导;能够从表征向内看到本质,也能基于本质向外推演结果。

 

“象”可以理解为表面的现象,是很多时候判断问题的出发点,甚至是原因和支撑。对投资机构来说,往往是先通过“象”来理解公司,并基于“象”来做出初步判断,再不断解构,挖掘本质信息。

 

“物”则是事情发展的相对客观的规律,这个规律可能是所谓的根本之道,也可能是一个行业的规律。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一个底层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定格了企业的上限。同时,也要考虑市场规模,“大池塘中方有大鱼”。对于创始人来说,创业需要思考什么是底层规律并且把握底层规律去建设企业,而不是围绕项目做企业。可能由于当下市场的内卷和资本的绑架,一部分创始人会更在意投资人的喜好,怎么做才能拿到融资。但在义柏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在思考更加有效的商业模式,通过底层规律去指导建设,最终的胜利一定是价值观的胜利。

 

“精”是在规律背后做出选择的人的价值观。优秀的投资人往往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人性,看到背后核心的价值观,从而取得稳定的、尊重规律的结果。
 

“信”是最底层的内容,是形成价值观背后的原因。这涉及到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包括先天、家庭、过去重要的经历等。企业长期的、利他的、创造价值、坚持的初心,是伟大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最根本的东西。

 

“象物精信”这一策略,是希望创业者和企业能够通过融资这件事情,剖析企业故事并应用到拓展业务、挖掘客户、寻找合作伙伴、选择投资人等方面。

 

3 以专业立场创造长期价值

 

融资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要解决战略和组织发展的底层问题。在资本下行周期,正是差异化企业的好时机。如果能把握最本质的东西,做好充分准备,就能真正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伟大的企业往往来自于寒冬,做尊重规律的事情,以专业的立场做长期价值的事情,才能够不畏寒冬,坚强绽放,收获果实。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即可查看

北京
朝阳区 亮马桥DRC外交办公大楼D1座902

上海
徐汇区 淮海中路1010号嘉华中心3105

深圳
南山区 海德三道海岸大厦东座B区14楼BR11

加入我们请联系
HR@100summit.com

BP投递请联系
BP@100summit.com

媒体对接请联系
微信 PR_100Summit

资料下载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